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人口社会,据专家预测,我国老年人每年以人口的3. 2%的速度增长,到2050年达到最高峰一31. 15%, 4亿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凸显老年人的抚养问题,而他们身后事问题也一样值得关注。而且,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里,我们的地理位置决定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各种灾害如战争、空难、恐怖、污染重大群伤时间也不断增加。现在我国每年死亡800万人,丧葬消费300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丧葬消费还远不止这个数字,这给殡葬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种殡仪经营实体千方百计争夺市场,殡葬行业由政府垄断的局面开始被打破,民营资本、外资、侨资等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到殡仪服务经营。现在,全国各地已相继出现个体和私营者分争殡葬利益的现象。
至尊园,上海公墓
2009年9月,以重庆江南殡仪馆等为主体的中国生命集团(08296. HK )成功登陆香港股市,成为内地音象实玩在香港上市的“纯”殡葬业公司。公开的市场资料显示,这一成立于2000年11月的企业已逐步在中国台湾地区、重庆市及四川省等地开展具有现代工商管理性质的殡仪安排及咨询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上市,公司成功募集约1. 4亿港元,将用于重庆南岸江南殡仪馆、九龙坡天福堂等项目的建设和开发。中国生命集团国内营利逐年增长,利润非常可观。在中国生命集团上市之前,港股中还有北海集团(00701. HK )和中民安园(0$085. HK )公司开展与殡葬相关的业务。2009年10月,原主要从事电子家庭用品买卖及分销业务的金科数码(00922. HK )也对外宣称,公司意欲以20亿港元收购顶佳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金山雕塑园55%的股权。若这个墓园项目得以顺利收购,则意味着金科数码开始向殡葬业华丽“变身”。这以上都说明殡葬业的发展在近年己开始被各类投资集团看好,可能成为未来投资风险新的避风港。我国目前人口老化问题逐年显现,自1980年起,我国65岁或以上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逾5%,即每年增加约300万人,然而我国整体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 2%,虽然殡葬产业在大众心中仍讳莫如深,但当企业在理智看待未来发展时,均会不约而同地认识到死亡数字的增加以及老龄化人口的上升,将为殡葬服务业提供庞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影响,己经逐步渗透到各个行业。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系统的发展,材料和工艺水平的发展,法治观念的进步等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殡葬服务行业的变化,我国的殡葬服务市场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殡葬是一种属于公民个人自由的活动,在法律没有做出明文禁止的情况下,殡葬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规模、费用以及参与者等等,政府都无权干涉。由于殡葬活动的这种自主性,必然形成消费需求的层次性;而这种个人消费的层次性,又必然导致殡葬服务的市场取向性。近些年来传统的殡葬服务业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殡仪馆里除了传统的悼念仪式服务,也有了特殊化妆、夜间守灵和上门服务等新的项目,公墓里提供个性化、艺术化的坟墓制作,海葬公司专为一户人家举办骨灰撒海活动。社会上出现了公墓和殡硷服务的代理机构,有的还承办殡葬的一条龙服务,个别地区还有机构承办搭棚、唱戏、娱乐和餐饮等同殡葬活动相关的配套服务。利用互联网络,一些网站上出现了网上公墓,网上祭奠和网上销售殡葬用品。在经营方式上,越来越多的殡葬服务机构注重形象宣传,品牌建设和战略发展。一些殡葬服务机构正在酝酿经营体制的变革,朝着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的方向努力,酝酿打破地区、部门界限,实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协同经营,打造大型的殡葬服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