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的目的既然是要让死者之灵去到祖先灵魂所以聚居”的乐土,那末在葬仪过程中必然会充分显示对图腾物的崇敬,以及死者与图腾物间的亲密关系,以便使图腾所代表的厉代先祖接纳死者之灵。
至尊园,上海公墓
部落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出于自觉或被迫的种种原因,不免都经过多次迁徙,远离了部落发祥与图腾“诞生”之地。如系举族移徙,常将故地山、水之名及地名连同原始信仰一齐带到新的地方。如姜姓由西部随周灭殷后,在山东地方建立了齐国、将神仙思想、大山崇拜(泰、岱)及巴蜀地名一起,“迁从人了山东半岛。.但即便是如此,仍难免其故土之思,但如果只是一些支系分散或分批外迁,.对于举族发祥的大本营及共同图腾的追怀与崇拜,无疑是原始部族赖以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凝聚力所在—即所谓构成民族四大因素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的基石。·所以,无论任何一个民族部落或氏族,无论其有无文字,他们都极端重视本族的谱系‘这使得原始葬仪中,t产生了一套除追叙族史,颂赞图腾而外的,“送魂”仪式,即由沟通人、神的巫师,将死者之灵引导着、溯着历代先辈迁徙的道路返归故土,以回到民族发祥,图腾诞生的世界里去。
随着氏族部落的解体,地缘部落及村寨的形成,尤其是民族杂居与通婚,一方面使图腾交融杂存,另一方面又令原始图腾的影响在生活逐渐淡化了。但在中国西南民族的丧葬文化中,仍能寻出不少踪迹。
前所叙氏羌火葬,乃是为使灵魂回归图腾宗祖火神那里去。这一点,闻一多在其《神仙考》一文中已作过充分的论述,此处不必赘言。而藏族之天葬与水葬,也当与鹰及鱼之图腾崇拜有关。以黑虎为民族总图腾的彝民,之所以必须火化,乃据其巫师毕摩们认定:“彝族若不火化,.就无法再变为虎了。”巴人之裔的土家族,在丧事中也必须通宵达旦地跳模仿其图腾物虎、鹰及龙的舞蹈。
由于牛、羊原是羌系总图腾,金鸡是巴、蜀最主要图腾之一,所以在南丝干道沿途之氏羌各族葬仪中,都有牛(或羊)与金鸡崇拜的表现,它然以牛、羊或鸡来向祖先(图腾)献祭,而后参与丧事者均分食其肉。这是与在祭祖大典中分食图腾物之肉(昨肉),以取得其力量及其佑福相同,.也与西方基督徒在复活节领圣餐的意义完全一致的。
氏羌系诸族的大本营,原在赐支河曲(黄河曲)及西海t(青海湖)一带高原。其东迁者与东夷系融和于黄土地带成为了中华主干之华夏集团。由于华夏集团不断澎胀、迫使尚未东进至中原的氏羌诸部多次大规模沿横断山民族走廊南迁。这走廊之东部,则正是南丝干道所沿袭的路线。而氏羌系诸部沿此走廊南迁的行动,自有信史以来直至近代二直未曾停止过。其后,汉族、蒙、满及其所部之族,亦沿此线而南来、故,在这一线上的氏羌诸部的葬仪中,都有送魂(或葬魂)仪式及其经典伙送魂经》)女凉山彝族的送魂路线是向北,直到水南北流向之大雪山下,景颇是送魂到喜玛拉雅山下等等,均是向北送归。
在“国族”形成大本营所在之地,这种送魂仪式的原始形态是招魂,因这一仪式的宗旨是“魂归故里”。两千多年以前的《楚辞》中之《大招》、《招魂”诸篇,均是提巫师葬仪中所唱的祝辞加工而成的文学名篇。其内容乃是招唤亡魂不要到有毒蛇,流沙、炎阳、寒水之四方去,要回到亲所处、先祖所居的美好家乡来。古白马氏大本营所在的南坪、平武之白马藏人、现代所唱念的召魂辞不论内容与形式,‘都与数千年前,数千里外的楚辞相类,可见氏羌诸部中此俗起源之早,及流传之普遍。
汉族虽来源庞杂,但如说主族源而论,乃以氏羌系为大宗。因炎帝、,黄帝、夏族、周族—即华夏系核心、无不属氏羌系集团。尤其西南汉族,在血缘与文化上承继于氏羌者更多。所以,汉族中客死异乡之人,其亲友只要有可能均要午方百计将其棺木返葬祖莹。徙移之家族,亦必以营建}Fr的族莹为大事,以便举族父子祖}h死后团聚、卜西南汉人之葬仪中,要请瑞公、、道士唱念类族谱的《道经布》,实与彝等族的《送魂经》无异。道教的瑞公、道士为死者所做的“道场”,引道亡魂平安穿越阴可真达仙界,亦是氏厚始宗教的送魂仪式厂在规范化的大型宗教时期的变种。
蒙族的弃尸于大阴山谷之野的葬式,亦正是这苍狼图腾之部u }}死首丘”,回归图腾故土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