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死亡是一种终结,但丧葬仪式却是以终结作为一种开始,这种开始不仅仅是社会意义上的重建与延续,更是通过将亡者送入另一个世界而获得新生的开始”。在安葬仪式的下葬环节中,风水先生为亡者烧地契、念祭文等行为,是生者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亡者祛除顺利进入阴间世界的障碍。有学者认为“通过仪式与亡者进行的交流,本质上是一种互惠交换。”其实这种互惠关系对当地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正因为这种生者为亡者提供好的墓地、为亡者举行下葬、圆山等各种与祖先交流的仪式,给祖先供奉以获取祖先的保佑使生活过得更富足的方式,实质上这种“各取所需”就为生者与亡者的关系得到了重建和延续建立了桥梁。南中村的村民为亡者举行“安葬”仪式,凸显着当地人对现实世界与阴间世界的二元观念。
至尊园,上海公墓,
当地人把龙神位隐喻成现实社会的土地局,他们认为要想在这个山头修建坟墓,则需要修建龙神,有龙神说明房产手续办理齐全,而亡者的骸骨安葬在这个山头就会受到冥府法律的保护。当地人的这种在阳间世界建房子需要办理房产证的观念,理所当然地也认为修建坟墓同样也需要得到阴间世界掌管坟墓土地的龙神同意,否则就是不合规矩的。在人们的观念中:建房子一一土地局一一办理房产证一一合法,他们口中的“土地局”、“房产证”、“法律”、“办理手续”等这些词汇以及办事的流程都是现实社会的投射,与现实的社会结构是相对照的,这也恰恰反映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始终要遵守法律法规,合理合法、按规矩办事的社会关系,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便是在阴间世界,亡者也要遵守冥府的法律法规。
实际上,当地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法律的约束,作为普通的平民百姓在国家官僚机构的统治下生活,而亡者在冥府也一样受到最高的冥府统治者的管辖,正如生者给祖先修建坟墓要经过龙神的同意,所以在当地人对神、鬼和祖先的分类系统中,神的地位是最高的,好比国家的官僚统治机构,而祖先作为生者的家庭保护神,但依然受到神的管辖和制约,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人。而“鬼”,在人们看来是具有危险性的,从当地人口中的“死鬼”、“贱骨头”即可看出只要是让人们感到心理不舒服或者感觉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威胁,都会成为被排斥的一方,就好比现实生活中的小偷以及有精神疾病的疯子。人们把这种观念带到二次葬的祭祀中,在坟墓的外围摆上一圈的鞭炮以及放小方块的黄纸,这张小小的坟冥纸有着奇特的功效,能够保护祖先,避免孤魂野鬼的侵扰,实际上这也是在宣誓墓主的主权,同时也凸显了内外有别的观念。当地人认为,在坟墓外围放坟冥纸,坟墓范围内的任何东西都是属于祖先的,在这个包围圈里的祖先是神圣的,而包围圈外面的孤魂野鬼是凶险恶煞的,同时,包围圈之外的孤魂野鬼是进不到包围圈以内与祖先抢食。在笔者看来,坟冥纸就好比一道门,通过这道门把祖先和恶鬼区别开来。门以内是神圣的境地,门以外是肮脏、凶险的,对祖先有危害的,所以当地人才会通过各种举动来区别对待鬼和祖先。
此外,当地人在安葬仪式中给亡者烧“洋楼”,而“洋楼”的外形实质上就是现实生活中带有院子的别墅,当地人认为别墅是住宅的最高规格。实际上,绝大部分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不可能住上别墅的,所以人们则希望亡者能在阴间世界住上最好的房子。不同时代给亡者烧的祭祀品也不一样,现在社会流行使用智能手机,人们认为祖宗在阴间没有娱乐活动,生活太无聊,于是给亡者烧一部带有充电器的手机。现在的普通家庭基本都有代步小轿车,人们认为祖先也需要汽车代步……人们为亡者烧的各种金银珠宝、衣物、房子、汽车、家电等物品,其实都能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原型,阴间世界其实就是阳间世界的缩影,一样的生活物质基础,一样的社会组织及社会结构。
总体而言,在整个安葬仪式中体现出来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都是现实社会的反映,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同时他们把这种观念带到祭祀活动中。